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NeuroHawk取栓支架联合X-Track颅内远端导管及Bridge药物支架治疗后循环串联病变

时间:2024-03-21作者:神介资讯来源:网摘阅读量:1 次

后循环动脉闭塞引起的脑卒中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1/5。相比较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单纯药物治疗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更高,BAOCHE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发病在6-24小时之间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取栓组的患者90天时达到良好功能预后(定义为mRS 0-3分)的比例高于标准药物治疗(对照组),取栓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对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反复发作的椎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已然成为目前非常普遍的治疗方式。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可以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椎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期“术”说卒中由许昌市中心医院项广宇主任钱哲医生带来NeuroHawk取栓支架联合X-Track颅内远端导管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治疗后循环串联病变一例。




01



患者基本信息


01


患者男性,54岁。

主诉言语不利及左侧肢体无力5小时。

现病史5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呕吐后出现言语不利症状,伴有头晕,左侧肢体酸沉无力,绿色通道完善颅脑CT未见明显出血,于急诊处1:45分给予100u尿激酶静脉滴注。

既往史:“高血压、胃溃疡”病史。

02


查体

神志清,轻度构音障碍,右侧鼻唇沟浅,口角左歪,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肌张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NIHSS评分:4分。洼田饮水试验:3级。NIHSS评分6分(言语1分,面瘫1分,左上肢运动1分,左下肢运动1分)。


02



术前影像资料



术前辅助检查

颅脑MR+MRA:

1、右侧小脑急性期梗死

2、基底动脉及两侧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











术前DSA评估

右侧颈动脉造影:后交通动脉开放,可见基底动脉中上段显影。




右侧:椎动脉开口斑块形成,重度狭窄,造影剂上行极缓慢,V2段以远未见显影


03



手术指征与治疗策略


初步诊断

1、右侧小脑急性期梗死

2、基底动脉及两侧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

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术前讨论

患者54岁男性,急性起病,据《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发病时间在24小时内,血管内治疗是可行的。


手术方案

  • 患者是基底动脉急性闭塞,术前心电图为窦律,无房颤病史,考虑为ICAS病变合并急性血栓形成可能性大,首选ADAPT技术行血栓抽吸,根据术中情况使用SWIM技术取栓,必要时加球囊扩张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

  • 右侧椎动脉开口球囊扩张支架植入

  • 动脉瘤择期处理


手术难度与风险评估

  • 闭塞血管内是否存在其他病变,如ICAS、动脉瘤等

  • 血栓的破碎、逃逸

  • 支架置入,抗栓药物的应用

  • 术中术后血压的管理,预防高灌注损伤、高灌注出血等



术中涉及器械

  • 导引导管:8F Guiding

  • 中间导管:5F 125cm X-track颅内远端导管

  • 取栓支架:6mm*30mm NeuroHawk取栓支架

  • 微导管:0.021inch微导管

  • 微导丝:0.014inch 200cm微导丝

  • 支架:3.5mm*16mm 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4.5*15mm 球囊扩张支架




04



手术过程


1

导引导管放置于V2,X-track颅内远端导管至V3,微导管由微导丝引导至基底动脉上段,造影证实真腔。



2

6mm*30mm NeuroHawk取栓支架搭配5F 125cm X-track颅内远端导管,抽拉结合取栓。




3

取栓后造影:基底动脉通畅,V4残余重度狭窄,观察过程中有狭窄回缩。





4

3.5mm*16mm 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释放于狭窄部位,血管成形良好,支架贴壁良好。





5

取栓后右侧大脑后动脉未显影,准备再次取栓。


取栓前:



取栓后:




6

6mm*30mm NeuroHawk取栓支架配合5F 125cm X-track颅内远端导管再次放置在右侧大脑后动脉,抽拉结合取栓。




7

取栓后造影: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均成功开通。




8

椎开口狭窄位置,植入另一4.5mm*15mm球囊扩张支架。

9

支架置入后造影:椎开口狭窄消失,后循环前向血流速度正常。





10

术后复查影像

次日颅脑CT:予以甘露醇、甘油果糖、七叶皂苷钠、白蛋白脱水降颅压治疗。











术后随访



次日查体:神志清楚,轻度构音障碍,双眼稍向左凝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瞳孔直径约2.5mm,对 光反射灵敏,左视时可见眼震,右侧鼻唇沟浅,口角左歪,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5- 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感觉共济粗测未见明显异常,双侧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NIHSS评分:3分。


三月后再次入院复查:神清语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感觉查体粗测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阴性。NIHSS 0分。


三月后入院复查 颅脑CT:右侧小脑半球陈旧梗死灶。



右椎:支架植入部位轻度回缩,前向血流良好。




治疗体会




该患者急性起病,合并ICAS病变,静脉溶栓后效果差,病程进展加重,完善脑MRA提示椎基底动脉闭塞可能,遂桥接取栓术,术后实现再通,取得良好预后。



取栓技术个体化:术中造影证实右侧椎动脉V4重度狭窄,术中采取先远后近的处理策略,先处理V4段,后处理椎开口狭窄。应充分注意患者各分支情况,避免遗漏。



Neurohawk取栓支架大小网眼设计,可更好地捕捉不同大小和不同性质的血栓。取栓器全程显影,可观察其在病变处打开情况,协助判断有无合并血管原位狭窄以及血栓嵌合度等,为治疗提供信息。







术者简介

项广宇

许昌市中心医院



卒中病区(神经介入、神经重症)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从事神经内科20余年

河南省文明医生

许昌市拔尖人才

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

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出血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兼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河南省睡眠研究会神经睡眠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眩晕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许昌市医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许昌市医学会卒中学会副主任委员

许昌市医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许昌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许昌市医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

许昌市脑卒中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许昌市医学会物理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神经介入诊断及治疗、脑血管疾病及各种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及抢救





钱哲

许昌市中心医院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许昌市中心医院卒中病区主治医师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许昌市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许昌市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

许昌市卒中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神经重症及神经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