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付费制度的全面铺开,医疗界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DRG制度的实施旨在通过疾病诊断分组和标准化的付费,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然而,这一改革也给医院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于那些后勤庞大、机构臃肿、技术更新缓慢的医院。
绩效下降的前因
1. DRG付费制度的实施:在DRG制度下,医院的医疗服务被分为不同的诊断相关组,每个组别有固定的医保支付标准,这导致医院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
2. 医院实力的考验:DRG制度的一视同仁原则使得医院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成为了竞争的关键,实力较弱的医院面临更大的压力。
3. 后勤和机构臃肿:医院庞大的后勤和机构导致运营成本高,影响了医院的整体收入和医护人员的绩效。
绩效下降的后果
1. 绩效明显下降:由于医院收入的减少,一线医护人员的绩效受到了直接影响。
2. 扣罚增多:医院为了控制成本,经常性会对医护人员进行扣罚,特别是按照医保DRG的扣罚进行扣罚医生,进一步降低了绩效。
3. 新技术开展困难:医院在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上存在顾虑,担心成本过高(超过DRG支付的费用),影响了医疗服务的创新和提升。病人往往外流到别的城市或别的医院去就诊手术治疗(这些医院往往是大学附属医院,技术内涵强大,常常开展高新技术解决病人的疑难杂症)。
薪酬制度的创新
1. 提高技术含量:医院需要重视技术的提升,鼓励医护人员学习和应用新技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2. 改革薪酬制度:医院应根据DRG付费制度的要求,改革绩效考核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充分体现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
3. 绩效与技术挂钩:新的薪酬制度应将医护人员的绩效与其技术贡献挂钩,鼓励他们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恶性循环的打破
1. 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医院应与时俱进,引进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患者。如有家地市级医院分管领导不让使用高新材料如密网支架解决病人的颅内巨大动脉瘤,病人出院到了省级医院或能够开展此项新技术的三甲医院去做手术了。
2. 解决病人痛苦: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能够更好地解决病人的痛苦,提升患者满意度。
3. 优化机构设置:医院需要优化后勤和机构设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结论
DRG付费制度的实施给医院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为医院提供了改革的机遇。通过提高技术含量、改革薪酬制度,医院可以打破恶性循环,实现医护人员绩效的提升,更好地服务患者,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改革不仅对医院自身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