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脑卒中及其导致的残疾,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指导下,2023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残疾工程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百万减残专委会”)联合中国卒中专科联盟等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发起“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以下简称“行动”)。推广“识别+行动”工作机制,动员区域内社会各层各界力量,让更多民众具备中风识别能力,建全区域内卒中“防治管康”网络体系,为区域内民众提供高质量的脑卒中诊疗服务。2023年7月“行动”正式启动,10月首批12个试点区正式启动试点建设。各试点区在牵头医院的引领下,充分动员区域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建立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在各区域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的统筹下,探索建立融合“防治管康”全流程的脑卒中防控工作模式和机制。
在试点区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下,牵头医院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试点区建设探索。上海市闵行区、大连市等试点区,通过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开展多渠道卒中识别科普宣教,牵头医院与地方团委、学校、社区等有关单位深入合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科普与科学引导。据不完全统计,首批试点区组织开展的中风识别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已达100余场。聊城市冠县、徐州市丰县、遵义市等试点区牵头医院通过社区血压普查、增设血压监测点、基层义诊等方式,对区域内高血压患病特点进行摸底调查,并积极引导区域内30岁以上公民进行血压监测,提高区域内公民高血压知晓率。
为加强医务人员精准识别卒中的能力,淮南市潘集、徐州市丰县、浙江省等试点区在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组织下开展“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专题卒中救治能力培训,分别对120急救人员、基层医疗单位、院内相关科室人员开展常态化技能培训,共组织开展相关培训班约30期。湖南省、苏州市、深圳市等试点区在区域卒中专科联盟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区域卒中中心溶取栓适宜技术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并进一步加强医疗结构与院前医疗急救网络诊疗信息实时互通。在牵头单位的指导帮扶下,逐步推进“卒中地图”康复中心标注工作,有效规范了患者出院后的随访以及健康宣教工作,卒中患者综合干预随访流程得到进一步完善。
2024年3月,在国家百万减残专委会指导下,中国卒中专科联盟组织专家结合首批试点单位的工作经验,修订发布了2024年《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试点地区建设方案指引》,为“行动”的规范开展提供了明确指引。同期启动了2024年度“行动”试点区申报工作,截至4月30号,秘书处累计收到200余家单位申报材料,其中获得地方行政部门支持并盖章的有164家,120家提交了试点区建设方案。

1
2

按照评审规划要求,2024年度“行动”试点区遴选须开展3轮专家评议并最终确认入围名单。秘书处成立专家组于5月下旬开始第一轮线上评议(材料评议为主)。通过第一轮评议的单位将在5月31日在北京参加第二轮专家现场评议。6月初第三轮专家论证会将确定最终入围名单。秘书处将及时汇总评议结果并通报相关单位。
秘书处将继续组织专家组赴相关单位走访调研,总结工作经验和模式,梳理问题和解决方案。中风识别行动期待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